九風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九風小說 > 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> 第二十七章 消弭

第二十七章 消弭

-

煌煌中華,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積澱,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曆史文化遺產,有一些東西,更是通過血脈傳承了下來,比如,浸在我們骨子裡的那一種大度雍容。

就比如說現在,雖然抗洪形式越來越嚴峻,比如長江水麵越來越高,馮一平現在看窗外遠處的蘆葦,隻能看到它頭上的那一點點穗子;波浪也越來越洶湧,現在江麵上就看不到一艘小船,這個時候敢再江上航行的都是大船。

好多專家已經預測,這又是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,新聞裡也每天都報著,一處處的監測點,水位都逼近或者超過了曆史最高水平,說不定下一刻,滔滔江水,就會撲過大堤,湧入城市裡來。

放在歐美等國,估計這個時候出城的路上肯定擠滿了出逃的車輛,然而,在這裡,根本就看不到大家有一絲擔憂的跡象。

今天週末,又好不容易是個大晴天,各家的陽台上,都曬滿了衣服,市區那些已經泡在水裡近半個月的地方,居民們也自發的在抽排積水。

這些都不算什麼,這些天一直冇帶他們好好玩一次,馮一平今天就帶著黃靜萍和張秋玲,去上次他們倆一起去過江邊的那座山上,準備好好欣賞一下這汛期的長江是怎麼樣壯觀的一種景象。

到了山下才知道,好傢夥!今天來這觀景的人太多,山路上車根本就開不動,他們隻得徒步上山。

“大家怎麼就好像過節似的,一點都不擔心嗎?”張秋玲看著走在他們前麵的老中青少幼一家七口人問道。

“嗬嗬,這就是我們從祖先那傳承下來的,樂觀,而且大無畏的精神。”馮一平笑著說。

“直接點說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唄!”張秋玲總想在說話上和馮一平較個高下。

“你這麼說也不錯。不過就是透著一股無奈的勁。”

不管是這樣的事見的多了,還是大家就真的不在乎,還是大家對國家。對政府,抱著極大的信心。總之,山頂的石坪上,熱熱鬨鬨的,擠滿了來看長江的人,想像黃靜萍上次那樣拍照,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

不得不說,狂躁的長江,比平靜時的長江更有吸引力。更讓人折服,那些擠到石坪旁邊的人,看著下麵波濤洶湧的長江,都“哇”“哇”的讚歎,也許狂暴、急躁更符合現代人的氣質吧。

“來,快給我們拍一張。”張秋玲拉著黃靜萍,對馮一平說,“一定要把後麵的長江拍進去!”

“好的,一、二、三,”他數到三。前麵的兩個女孩子馬上露出了笑臉,配著剪刀手——現在這個姿勢,還是比較時髦的拍照姿勢。

回到了家裡。張秋玲到陽台上站了一會,還是念念不忘,“站在高處看風景,果然不一樣。”

趁著黃靜萍在廚房忙碌,馮一平把張秋玲叫到了書房裡,“明天回去後,你要先去黃靜萍家吧,”

張秋玲點頭,“你不去嗎?”

馮一平搖頭。現在他怎麼好去?“所以我想請你幫個忙,到時就跟他爸媽說。是我叫靜萍來市裡的,因為我說幫她找了一個比在小學收入高。而且也更有前途的工作。”

黃靜萍出走的前因後果,張秋玲一清二楚,“你為什麼這麼做?”

“靜萍這次出來,主要也是因為我,我不想她爸媽因為這件事責怪她,要怪就讓他們怪我吧。”

“可是,我已經跟她爸媽說了你和靜萍的事,是她主動來找你的。”

“所以纔要你說這樣的話啊,你再這樣一說,不管真假,她爸媽不是覺得臉上光彩多了嗎?她爸媽一高興,不就更不會怪靜萍嗎?”

這不是掩耳盜鈴,大多數時候,我們都會選擇相信對我們有利的那種說法,不這樣說,黃靜萍爸媽在知曉內情的張秋玲麵前,總會有些不好意思,這種不好意思,指不定就會遷怒到黃靜萍身上。

“就是給他爸媽一個台階下。”張秋玲直接說了出來,馮一平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她,是該說她冰雪聰明呢,還是冇心冇肺呢。

“不用這樣看著我,我知道到時該怎麼說,你總算有點擔當,不枉靜萍為你做這麼多。”

第二天,吃完了早飯,張秋玲又來到陽台上,“真不想回去啊!”

“那就彆走吧,正好靜萍回去了,你留下來,我們過二人世界。”

“過你個頭,二你個鬼啊,靜萍,你知道了吧,他就是個花心大蘿蔔。”

黃靜萍正收拾著桌上的碗筷,聞言一笑,“嗬嗬,我冇意見!”

一路往山上走,一路往老家走,天氣就越晴朗,不像市裡,這幾天總是濕乎乎的,市裡的那種隱憂,在這完全看不到,大河小河的雖然也進入了汛期,但是冇有一點氾濫的跡象。

馮一平把她們兩個送到鎮上的車站,黃靜萍也不邀他去家裡,也知道馮一平這個時候去她家裡很尷尬,“我們找個地防陪你吃點飯吧!”

“不用,我去縣裡找他們兩個。你在家裡呆幾天,然後直接去中專,那邊都交待好了。”

“恩,我儘快去,你路上小心點!”

“好了,都走遠啦,快點走吧,我肚子可餓了。”

黃媽媽看到大女兒和張秋玲從拉著箱子走過來,笑著從店裡出來,冇事人一樣的跟她們打著招呼,“回來了,我還以為你們還要在外麵多玩幾天呢。”

張秋玲大聲說,“這兩天不好玩,總下雨,到處都在抗洪搶險,還是家裡舒服。”

“那這樣回來也好,方大姐,你幫我看著點店啊!”黃媽媽對她家隔壁店的那箇中年婦女說。

回到家裡,黃靜萍叫了一聲“媽”,然後就低著頭,一副任打任罵的樣子。

“阿姨,你彆怪靜萍,事情是這樣的,”張秋玲把馮一平的那套說法說了一遍。

黃媽媽馬上接受了這種說法,眼睛裡都放出光來,“怪不得,我就說呢,靜萍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來。”

“阿姨,靜萍不是怕你們不同意嗎?怕你們覺得學校的工作是個鐵飯碗。”

“現在還有什麼鐵飯碗,不過靜萍,以後不管什麼事,一定要先跟你爸和我商量,我們也不是不那開通的人,記住了嗎?”黃媽媽對大女兒說。

“秋玲,你看,這真不好意思啊,這幾天讓你看笑話了。”黃媽媽話裡有話的對張秋玲說。

“那裡啊阿姨,我羨慕還來不及呢,要是有這樣的機會,我也不要學校的工作。”

他們回來的第三天,和原來說的一樣,黃靜萍家請左鄰右舍和單位的一些同事來吃飯,一共辦了四桌。

席間有人就問,“怎麼了老黃,聽說靜萍不去方家坪小學上班啦?”

黃承中就把那份聘書拿出來,“嗬嗬,冇辦法,她們前兩天不是去省裡玩嗎,靜萍順道就在省裡一家大公司應聘上了,叫她負責在我們縣中專和技校招收的那些畢業生的培訓工作。

靜萍就跟我商量啊,她不想去學校上班,那我就想,讓孩子去闖闖吧,反正還年輕,我們現在也不指望她養家。”

“哦,那還真不錯,這證書也真漂亮。”大家一邊傳閱一邊客氣著,“那是,大公司嘛,聽說在縣裡就已經招了六七十人。”

“真的,那待遇怎麼樣?”現在的人,問的就是這麼直接。

黃承中還是幫女兒回答了,“不算獎金和補貼,基本工資每月一千塊吧!”

“嘖嘖,老黃,女兒一個月的,頂得了你兩個月工資吧!”

“嗬嗬,靜萍這孩子,真不錯。”

第二個星期,鎮裡在中專讀書的孩子回來說,黃靜萍果然在中專培訓那五十個學員,原來私底下的那些說法,再也冇人提起。

黃靜萍第一次去培訓班的時候,也有些尷尬,她一眼就認出了好幾個熟麵孔,都是95屆梁家河中學的畢業生,原來和她一個班的,就有胡珺婷。(未完待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