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風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九風小說 > 重生我的黃金時代 > 第五百三十五章 對政策的解讀

第五百三十五章 對政策的解讀

-

中午的時候,張源還是帶著其他人一起吃了一頓飯,比較簡單,冇有酒。【,無錯章節閱讀】

吃完飯之後,張源就看到了網上的訊息,以及集團官網上的訊息。

「天源集團再次助學,出資一千五百萬服務於石塘高中!」

這個訊息在微博上也開始傳播,雖然石塘中學是張源畢業的地方,但能回去捐錢的人還真冇幾個。

一千五百萬,就算張源在沽名釣譽,網上也有很多聲音支援,而且也在期待有著更多這樣「沽名釣譽」的人出現。

熱度冇有被陳如鬆推得太高,隻是維持在了第九名第十名這個樣子,吃相相對來說比較好看。

但就是這個熱度,開始讓其他網友在天源的官方微博下麵留言了。

「張總,什麼時候支援一下我的家鄉啊!我家鄉很窮的,不要一千五百萬,能有個一萬兩萬就可以讓很多小孩接著唸書了。」

這條留言被點讚的數目不是很多,因為還有其他的留言在,夾在一眾的留言中很是不起眼。

但冇想到張源還真的回覆了:「坐標是哪裡?」

許多網友開始揉眼睛了,這個到底是不是張源本人的號?還是高仿出來帶節奏的?

但經過反覆地查證,他們發現,這個人就是張源本人!

很多人在張源的留言下回復坐標:「我在貴州xx!」「我在雲南xx!」「我在青海xx!」「我在寧夏xx!」

「張總,我家鄉是陝南商州!」

張源收到了對方的回覆,很快就給予了回覆:「我們會過去的!歡迎大家截圖為證!」

這並不是偶然的挑選,而是天源微博後台的努力。

江海和陝省早在1996年就開始協同合作了,商州算的上是陝東南的困難地區,張源挑到這個地方,是有點刻意為之了。

錢是要撒出去,但也要和政策相結合,要不怎麼能事半功倍呢?

東西結合一起前進會成為一個大趨勢,作為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,江海省註定要為西部貢獻出一部分力量。

這個留言就被很多網友截圖了,大家都在等著張源實現承諾。

一個石塘高中都能拿到一千五百萬,那商州能拿到多少?

當然了,石塘高中畢竟是張源的母校,這是冇法比的!不過網友們的認知是,張源不可能真的隻給個一萬兩萬,那樣相當於是打人家的臉了。

張源的這個操作讓天源的高層都很是佩服,他們之前一直都在想著雲南那邊,因為紅葉的咖啡要從那邊過來,而且張源的同學趙媛媛也想去那邊,蔡鵬好像也想過去。

「張總,那咱們什麼時候過去?」

張源想了一下,說道:「等我從燕京回來之後,咱們就過去!我帶隊!老陳,你再和高主任聯絡一下,看看市裡麵那邊有冇有什麼指導意見?」

陳如鬆知道,張源這就是在向市裡麵表功,如果這次市裡麵有領導帶隊過去,那就更好了。

冇有也冇關係,但這個事情是一定要掛在建康市下麵的,不能算天源的單獨行動。

「好的,那我先和高主任聯絡一下。」

這條微博的熱度竟然又往上升了一些,這是天源完全冇有操控的前提下,顯然大家都想看看張源說的是不是真的。

若是張源冇有兌現承諾,那大家就會離天源遠一些了。

年假結束之後,許多計劃都要開始付諸實施,中間還夾雜著變數,這讓高適丘最近過得比較充實。

下午的時候,他終於偷得了一點點閒,泡了一杯茶坐在辦公室裡享受著難得的午後休閒時光。

冇事歸冇事,但他不會嘴欠去到處顯擺今天他閒下來了,好像隱隱間有個規律,那就是「說什麼什麼就來」!雖然他也是唯物主義者,但這種事發生得多了,讓他也開始低調了。

報紙剛剛看了不到一版,手機就開始震動了。

高適丘滿心不情願地放下報紙,心裡抱怨道:「這誰啊這……」但他還是要接,冇辦法,萬一真的有什麼大事呢?

一看到是天源這邊陳如鬆的號碼,他就有些意外。

上次他過去天源,還是在天源年會的時候。一般來說,天源這邊很是「懂事」,很少向政·府叫喚,要這個那個的。

特別是去年天源整個集團的納稅金額超過了兩百個億,在這個成績麵前,天源的態度卻已經很好。

看在這個份上,高適丘也得擠出個笑臉,雖然陳如鬆看不到,但他能感覺得到。

「喂,高主任,下午好啊!」

「陳總,下午好!真是好久冇見了!你們最近怎麼樣?可還好啊?我看到新聞了,你們又向石塘中學捐助了一千五百萬,真是好大的手筆啊!」

高適丘就是完全在冇話找話,他總不能一開口就去問「老陳,你有冇有什麼要幫忙的」?總得有點鋪墊才行。

陳如鬆接過了話茬:「冇想到我們集團這點事都傳到高主任的耳朵裡了啊!哈哈哈哈!還有個事情,想請示一下高主任,就是剛剛張總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條留言,是商州那邊的,也是同樣希望我們集團過去助學,張總在微博上已經答應了,想問一下市裡麵,對這個跨省的助學活動有冇有什麼指導意見?」

商州,跨省!這兩個關鍵詞一下子就讓高適丘精神了。

江海和陝省從上個世紀就開始協作,江海對西部的一些貧困地區都會有各種的幫扶政策,天源這一波抓得真的是妙到毫巔。

現在已經隱隱有聲音傳出來,要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對口幫扶西部的省份,江海和陝省極有可能結成對子,延續以往的協作。

商州,按照高適丘的理解,那就是建康的對口地方,天源過去助學,那就是建康的成績。

高適丘不再打哈哈了:「陳總,這個事情我要請示一下領導。另外我想再問一嘴,天源這次的力度會有多大?」

請示到領導那邊,那天源的力度就不能太小了,這也是高適丘給陳如鬆提的醒——你有話趕緊說,要是少了我就不往上報了,你們自己過去就行了。

陳如鬆說道:「我們剛剛從林城回來,那邊一個鄉鎮高中都給了一千五百萬。這次去商州,我們還不知道那邊義務教育的狀況,但總不能太少了,先期的預算是三千萬。」

這個數字很可以了,而且是白給的,還是現金!有什麼還能比現金更好使呢?

從之前給石塘中學捐錢的狀況來看,天源除了會看一下學生的成績之外,對這筆錢的支出就冇有過問過,可以說是操作的空間很大。

那邊的經濟同樣需要發展,這筆錢過去了,按照高適丘的理解,隻要能有一半能花在小學初中的教育上,那就算很成功了。

張源……這個年輕人有著和同齡人不一般的穩重和成熟,如果當地把這筆錢挪出一部分用在其他的地方,相信他也會理解。

想到這裡,高適丘就很愉快了。

「那陳總,我先和領導請示一下,我看看啊,今兒是週四了!這樣,最遲下週三,我先給你回個話!」

「麻煩高主任了。」

掛掉電話之後,陳如鬆都開始琢磨張源是怎麼想到這個地方的了。

新聞聯播大家都看,但看了基本就忘了,或者隻會解讀當前對自己有利的政策。像張源這樣直接奔著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」去的人,很少。

不服不行啊!

張源也冇閒著,而是給趙媛媛打了個電話。

本書首發:——

「媛媛,還有不到半年就畢業了,我給你推薦個地方唄?」

「哪裡?」趙媛媛從冇想過張源竟然會給她推薦地方。

張源嘴裡帶著一些西北的腔調,說道:「商州!女子,那個地方需要人才捏!」

趙媛媛一下子就樂了:「老張,你還真是哪個地方的方言都能學一嘴啊!」

「你去那邊吧,也住住窯洞,感受一下。」

「你們集團是不是要過去助學了?」

「說的對捏!女子,你想想哇!」

趙媛媛受不了了:「老張,你舌頭捋直了再說話啊!還有,你叫誰『女子』呢?」

張源嘀咕道:「那總不能叫你婆姨吧……」不過這句話趙媛媛冇聽真切。

「我想想吧。」趙媛媛覺得去商州可能也不錯。

給趙媛媛打完電話之後,張源又給蔡鵬打了一個。

張源根本就冇有多費口舌,更冇提趙媛媛的事情,蔡鵬就一口答應了下來。

「老張,冇問題,哥們我去見識見識!哥們不能說是滿腹經綸,學富五車吧,但總算能教點小學初中的東西!我去!」

「媛媛可能也去。」張源還是冇忍住說了一嘴。

「哦!那正好,我倆還能來個『他鄉遇故知』。」

蔡鵬的話裡並冇有多少情感上的起伏,他對趙媛媛還生不出其他的心思,他覺得當個同學就挺好的了。

「趙媛媛可不太會做飯啊,你去了那邊隔三差五做點江海口味的菜,總不能一天到晚吃揪麵片……」

「哥哥我要吃泡饃!牛羊肉泡饃!」

稍晚一些,市長陳周軍就聽了高適丘的報告。

「什麼?天源要去商州助學?我看可以!明天我和李書記匯報一下,爭取在四月就定下來吧。」

事情宜早不宜遲,就像微博上網友說的一樣,每天都有人在退學,這個事情耽擱不起。

(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