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風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九風小說 > 大唐:彆鬨我隻想發財 > 第81章 接連震撼

第81章 接連震撼

-

微風和煦,天朗氣清。

馬家莊的養殖場,種植場和鐵匠鋪分佈在馬家莊的三個角落。

相互之間距離甚遠。

一行人的第一站便是參觀養殖場。

五個養豬場分佈在一片低矮的丘陵上。

這裡平坦乾燥且背風向陽,王剪看了很多地方最終選在這裡。

不遠處還有一口水井,不用擔心牲畜飲水的問題。

負責養豬場的幾名女子,見到王剪等人過來,紛紛恭敬地打了一個招呼,拘謹地站著不敢輕動。

有甲士保護的,肯定不是小官。

龍門縣的馬縣令,可是恭敬地站在那人身後呢!

王剪朝她們揮手說道“不用管我們,各自忙去。”

幾個女子這才放心地繼續做事,割豬草、煮豬食、打掃豬舍......

女子身穿灰色和藍色的短袖和七分褲,看起來清爽乾練。

房玄齡一肚子的好奇,隻是心心念閹割後的小豬,也冇多問。

房玄齡幾人走到一個豬舍前,看到豬舍裡左右對稱分了十個柵欄,每個柵欄裡有五隻小豬。

“為何把豬分開圈養?”房玄齡好奇問道。

王剪指著趴在地上睡覺的豬崽,笑著解釋起來。

“房相,這些小豬都是從各州縣買來的,把同體型的豬放一起,不會輕易打架爭食。”

“豬分欄養,防止出現豬瘟時,讓其他健康豬染上豬瘟。”

王剪跨進豬舍裡,抓起一隻胖乎乎,正呼呼大睡的小豬。

費力舉起來,朝房玄齡三人說道。

“房相,閹割後的豬,性情比較溫順,吃飽了就睡。”

“這頭豬一個半月左右,已經有十來斤,一身都是瞟。”

眼見為實。

這些白白胖胖的小豬,完全證明瞭閹割之法的妙用。

緊接著王剪又帶他們看了養雞場和養鴨場。

七個養雞場在旁邊的小山丘上,這個點都躲在林中避暑。

養鴨場安置在山穀裡,四個鴨場的四周都用籬笆圍住,中間都挖了一個大水坑,裡麵注滿了水。

這群鴨子在水裡嘎嘎嘎地遊泳。

房玄齡拍了拍王剪的肩膀,一臉的欣慰。

“馬家莊有此成績,是花了大功夫,大心思做出來的。”

看完養殖場,第二站則是鐵匠鋪。

鐵匠鋪在村子後山的山腳下,這裡比較安靜私密。

二十個鐵匠鋪的屋頂,正冒著煙霧。

王剪帶他們看了一個,用傳統之法鍛造打井工具的鐵匠鋪。

裡麵的溫度很高,像火爐一般灼熱,再加上裡麵的打鐵師傅在乒乒乓乓敲打鐵管。

幾人也冇走進去,在門口看一下便去下一個地方。

在房玄齡眼裡,馬家莊的鐵匠鋪不管是規模,還是冶煉技術,都遠不及官家的。

打造些簡單的農具倒是冇問題。

要是王剪帶他去看老鐵頭周邊的幾個鐵匠鋪,房玄齡的心裡就不會是這個想法。

種植場分佈在幾塊地方。

王剪帶他們到最近的種植場,拐過一條狹長的山道便走到。

田地打理的整整有條,像藝術品一般。

一群和養殖場的人一樣穿著的女子,嘴裡哼著歌曲,挑著一擔水給新菜地澆水。

這群年輕的女子的歌聲悠揚,清脆,讓幾人駐足聆聽了許久。

“遠處蔚藍天空下

湧動著金色的麥浪

就在那裡曾是你和我

愛過的地方”

山風吹過,已經金黃的麥穗,一起一伏,麥浪滾滾,麥香飄飄。

“好曲!”

房玄齡第一次聽馬家莊的人唱歌,有些意猶未儘,不住地誇讚。

“窺一斑而知全豹,王小兄弟既精通詩詞歌賦,又是器具巨匠,還懂農活養殖!真是個治國安邦的棟梁之材!”

房玄齡拍著王剪的肩膀,滿意地說道。

一直冇有收徒想法的房玄齡,在這一瞬間產生收王剪為衣缽傳人的衝動。

房玄齡恨不得立刻把王剪帶回長安,生怕這塊璞玉受到損傷,也怕被其他人捷足先登。

“房相過譽了,小子略懂的終究是小道,像您這樣定國安邦的謀士,和牛將軍那樣開疆守土的戰將,纔是國之柱石。”

王剪朝房玄齡雙手抱拳,欽佩地說道。

冇有人不喜歡被拍馬屁。

沉浮官場多年的房玄齡,也心情大好起來,撫著須哈哈笑起來,直說小滑頭。

一直默默服務,寡言少語的馬周,對王剪的評價又高了起來。

原本他把王剪放在跟他同一高度,今日過後,他已經不敢想象王剪未來取得的高度了。

他已經記不清,這是房相第幾次拍王剪的肩膀。

驕陽似火,酷暑難耐。

一行人站在大樹底下乘涼。

偶爾吹來的陣陣山風,讓人沁透心扉。

一身袍衫的房玄齡熱的汗流浹背,他用袖口擦著額頭上的汗珠,詢問道。

“王小兄弟,她們穿的新服裝,也是出自你的手筆吧?”

王剪點了點頭“咱們老百姓乾的都是流汗的粗活,平時披著大褂酷熱難耐,況且長袖子乾活不利索,也不耐臟。”

“馬家莊所有人都換穿這種新式服裝,小子今日接待幾位貴客,才穿上袍衫。”

王剪也熱的不行,裡麵的衣服已經被汗打濕。

“盛名之下無虛士,恐怕同齡中人,無人能與你相提並論。”

房玄齡負手而立,打量著馬家莊,忽然發出這樣的感慨。

王剪趕緊謙虛回答“房相過譽了,小子也是一平凡百姓,都是靠大家齊心協力實現的。”

“馬家莊所有東西的革新,都需要很多人的配合,不管是新樣式服裝還是漚肥之法。”

“我隻是動動嘴提出這個想法,由格物院的人去研討,並把它做出來。”

“何為格物院?”

又是一個新的東西,房玄齡一下來了興趣。

小小的馬家莊,到底還藏著多少好東西?

一會蹦出一個新詞,新技術。

真他孃的刺激!

“格物院,是馬家莊研發新器具、新技術的一個部門。”

“做出的新器具和新技術,能提高效率,給人帶來方便。”

瞭解清楚後,房玄齡撫須沉吟道。

“王小兄弟,你說的這個格物院,和工部倒有些相似,掌土木水利工程,以及屯田和官府手工業之政令。”

“可惜,這種方式隻適用於馬家莊。”

房玄齡的感慨不無道理。

格物院的核心,在於王剪這個領頭羊。

冇有他提出研討方向,掌控大局,一般人根本實現不了。

殊不知六部之一的工部,人才濟濟,手下能工巧匠無數。

主管的工部尚書可是正三品的大牛。

可以說要錢有錢,要人有人。

冇有王剪這樣天馬行空思維的領頭人,多年來工部也是按部就班,製作古人傳下的具物。

王剪很清楚,如果不是有數千年年來,一代又一代人的推陳出新,後世的他也不會知道這麼多。

發明創造的前提在教育,在社會的發展進程。

一群大字不識一個的人,在冇有輔佐工具,也冇有圖書古籍參考的情況下。

彆說發明創造了,腦子裡連遐想都冇有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