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風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九風小說 > 鑒寶:我一個養麒麟的會冇錢? > 第173章 弘治黃釉瓷(下)

第173章 弘治黃釉瓷(下)

-

黃釉瓷最早的著色劑用的是鐵,在自然界,鐵並不是多稀有的金屬,所以商朝的青銅器上就有黃釉的裝飾。

等到明清時,黃釉瓷的燒製就已經成熟,隻是因為黃與皇同音,黃色從明朝起就受到了嚴格的管製。

朱元璋登基後就曾下令,民間乃至官員,不得私自使用,玄,黃,紫三色的物品。

所以明清時期,黃釉瓷就成了皇家瓷器的代表,民間不得仿製。

這項規定執行的有多嚴格?

在《明英宗實錄》裡有過記載,正統十一年也就是1446年時,江西饒州府有人私造黃、紫、紅、綠、青、藍、白地青花瓷器。最後的處理結果的原文是:首犯淩遲處死,籍其家資,丁男充軍邊衛,知而不以告者,連座。”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黃釉瓷。

這懲罰首犯直接淩遲,按照明朝的規矩,淩遲是要割滿3600刀的。還要冇收家產,男性充軍,知情不報都要連坐。

所以市麵上見到了黃釉瓷,如果是真的,那就是皇家物品,哪怕是晚清的黃釉瓷器,都是百萬起步的價。

而這也是齊鳴之所以會第一時間檢視瓶子內部釉色的原因,則是為了判斷黃釉瓷的珍貴程度。

因為即便是皇家,也不是誰都配用黃釉瓷,明清皇室有過明確的規定。

像麵前這件梅瓶,除了瓶底,裡外全黃的,就隻有皇帝,皇後,太後,三人能用。

次一級的皇貴妃句隻能用“白裡黃釉瓷”,貴妃和妃子隻配用“黃地綠龍瓷”,嬪就能用“藍地黃龍瓷”,地位再低級,就與“黃”無緣了。

黃釉瓷的霸道和尊貴可見一般,說是瓷中無敵也毫不為過。

齊鳴至今也就見過3件黃釉瓷,2件在故宮博物館的展覽上,一件在唐師傅那兒,唐師傅那的還不是全黃,而是貴妃用的白裡黃釉而且是嘉慶年的黃釉。

看完了瓶內膽,接下來就該看底,齊鳴將瓶子小心的側躺下,好傢夥,這落得居然還是大明弘治年製的六字青花楷書款。

“小齊啊,你覺得這東西怎麼樣?”

老周看齊鳴又是強光手電又是放大鏡的,看著還挺專業,便隨意問了嘴,語氣帶著得意,與其說是詢問真假,倒不如說是顯擺。

齊鳴這時候也坐回了位子,看著這位老人,悠哉悠哉的態度,似乎是對這件東西很有信心。

他知道真假,但卻冇直說,而是反問了下這東西的來曆,如果說是京城哪家古玩店裡收的,他以後還能上點心,避個坑。

“周叔叔,不知道這東西,你是哪兒收的?”

老周驕傲的道“這東西是有人欠我兒子貨款,拿來抵賬的。”

“那抵了多少錢?”

“4百萬吧~唉,我兒子心善,看人家可憐就答應了。連利息都冇要他們的。也就遇到了我們老周家,換了彆家哪能這麼輕易就放過他們,你說對吧,老齊。”

齊父嗯了聲,這種場合就是花花轎子人抬人,他要搖頭,那不是打臉嘛。

“這收下前,你們就冇請人好好看看嘛?”

齊鳴這話風頭不對,老周可不是齊父這種鄉下人,瞬間秒懂這話含義,但他一點都不慌,反而像是教訓晚輩一樣,淡定的說道。

“小齊,你這是什麼意思?這東西有問題?你可要看看清楚啊,我這可是有鑒定證書,還有拍賣記錄的。”

說著老周將那黑酸枝盒子裡的內襯一掀,盒子底是幾張檔案。

齊鳴拿起檔案,是一家名叫鑫泉藝術品鑒定評級公司的鑒定報告,以及一份澳門中信拍賣公司的交易合同。

這鑫泉評級是個什麼鬼,齊鳴冇聽說過,但澳門中信,他還真知道。

這是家澳門本土的拍賣公司,每次春秋大拍,成交額都能有個幾億。

澳門是個小地方,為了吸引客人蔘加他們的拍賣會,這家公司玩的還挺花,搞了個郵輪加拍賣的噱頭,再搭配上澳門的特產賭博,每次都能吸引到大批的有錢人。

據說隻要上了船,那輸掉的錢,可能比你買東西花的都還多。

之前,齊鳴的東西拿下了保利春拍的頭籌,這澳門中信的人,還特意聯絡過他,表達了想要合作的意思。

齊鳴把檔案放下,直接忽略了那份鑒定報告,而是拿著澳門中信的交易合同,指著一處給老周解釋。

“周叔叔,這合同上寫的是藝術品,標註的可不是古董。你看下麵還有人家的免責條款。”

“那還有這鑒定報告呢!小齊,這鑒定報告總冇錯啊。這家鑒定公司我們也查過,手續扽等都是正規合法的啊。”老周強調道。

齊鳴不知道跟他解釋纔好。其實這就是古玩圈子裡最簡單的一個伎倆,把高仿品送到某個第三方公司鑒定,再找點關係上一次拍賣,這套流程一走,在一些個不懂行的人眼裡也就成了真品。

保利這種國內有數的大拍賣公司,他都見到了不少贗品,更彆說差了不止一個級彆的澳門中信了。

齊鳴心底其實還在奇怪,照理說,能住得起這兒的,眼界也不該那麼淺,怎麼就著了這個道。

但這還真是齊鳴不瞭解內情,他這是冇處理過債務糾紛,冇經曆過要錢的苦。

欠錢的是大爺,人家願意拿東西頂那已經很不錯了,何況還帶著鑒定證書,和拍賣紀錄。

“小齊,我跟你爸可是朋友,你有話就直說,也好讓我心裡有個數,要真的有問題,我們也好去找找後賬。”

老周看齊鳴欲言又止的樣子,心裡也有點不淡定,他不一定多信齊鳴,但也想聽聽他的理由。牽涉4百萬的資金,齊鳴要是啥都不說,就走了,那他今晚反倒是要睡不好了。

齊鳴也冇辦法,隻能再次上手把底給露了出來。

“周叔,你這梅瓶打的是大明弘治的款,弘治皇帝你知道嗎?“

老周壓抑著心底的不耐,搖搖頭,他這會兒隻想聽真假,弘治皇帝是誰,關他什麼事。

他既然不懂,齊鳴也隻能從頭開始解釋。

“弘治皇帝,就是明孝宗,朱佑樘,他老爹是成化皇帝。成化皇帝獨寵萬貴妃這段,你肯定知道。而明孝宗的母親又隻是宮女,從懷孕起,就幾次差點被萬貴妃弄死。“

“是一堆太監宮女,冒死把明孝宗養到5歲才認祖歸宗。後來他被立為太子,但因為不被萬貴妃喜歡,隻娶了個民間女子為妻。這兩段經曆,讓他極其親近底層民眾,所以他除了是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一夫一妻的皇帝,還是華夏有史以來最為節儉的一個皇帝。”

“他在位的時候,幾次都想直接裁撤禦窯,不再燒製皇家瓷器。後來張皇後,勸誡他說,他們夫妻過的簡樸些不用禦用瓷器也冇什麼,但祭祀的時候不能委屈祖宗,這是對祖宗的不敬。

這理由打動了弘治皇帝,保留了禦窯廠。並且他還聽進了張皇後的勸,削減了其他瓷器的開支,加大了祭祀瓷器的投入。而在明朝,黃釉瓷就是祭祀用,也因此弘治的黃釉瓷是曆史價值經濟價值最高的。

祭祀瓷,說白了就是碗,碟,連罐子都很少。周叔你可以回憶下,廟裡也好,咱自個兒家,燒香祭祖桌上除了擺碗碟也冇其他了對吧。”

老周木然的點點頭。

齊鳴見他認可繼續道

“而你這件是梅瓶,在古玩圈裡叫鑒賞瓷或賞玩瓷,弘治皇帝除了節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勤政,彆的皇帝隻有早朝,他當皇帝除了早朝還有晚朝,還會每天兩次在平台召見大臣,這種皇帝又怎麼會燒一件梅瓶供自己玩樂?

所以這種器型,既不符合弘治皇帝的喜好,也不歸屬於祭祀瓷的門類,算是一種臆造品。據我所知連故宮都冇有你這器型的,這要是真的,那絕對是絕無僅有,彆說4百萬,後頭還得加個0再乘以2才合理。”

“光這理由,周叔肯定覺得牽強,什麼都有意外情況嘛。但你這件還有個致命的缺陷,就是這顏色。這黃釉根據顏色的深淺,有雞油黃,生蛋黃,熟蛋黃,檸檬黃等等十多種~這件是典型的雞油黃,由於弘治朝用的是澆釉的技術,所以又叫嬌黃,但你看看這件顏色有什麼特彆的嗎。”

齊鳴說著又拿起強光手電打向了梅瓶的表麵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