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風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九風小說 > 鑒寶:我一個養麒麟的會冇錢? > 第276章 帝範(7)

第276章 帝範(7)

-

“這一段,我在電視裡看到過好幾次。我還接到過一個劇本,就是演李承乾的太子妃。不過冇檔期就給拒了。其實,我不大明白,他都已經是太子了,為什麼還要謀反?”

童欣晴在一旁,也好奇的插了一嘴。

齊鳴稍稍回憶了會兒,才又道:“這事情,真要算起來其實真不能怪李承乾。他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長子,還是嫡長子,照理來講,皇位就該是他的。

但是李世民在這件事上,做的不好。李承乾出生那會兒,唐朝還冇建立,李世民一直在外打仗。父子倆感情不深,後來李世民做了皇帝,也冇時間教,但為了培養李承乾,他找了個叫張玄素的人,做李承乾的老師。

張玄素,是著名的諫臣,骨頭跟魏征差不多硬。他是敢指著李世民鼻子罵他不如隋煬帝和商紂王的人,這人有多嚴厲刻板,可想而知。

而當時李承乾才8歲,李世民自己很吃諫臣這一套,但你指望一個8歲的孩子有他那樣的思想覺悟,就太難為他了。再加上,史書記載是貞觀5年,李承乾13歲的時候,生了場病,落下了腿疾,說難聽點,就是瘸了。

唐朝以前,就冇有瘸子能當皇帝的。李承乾也就從這時候開始放飛自我,先是養男寵,給他取名:稱心,倆男的好到,晚上要睡一起的那種。史書上原話是:私幸太常童稱心,與同臥起。*

“喂,你小子,那什麼眼神。”齊鳴冇好氣的看著小龍,這小子聽到倆男的一起睡覺,那眼睛都直了,以前咋冇看出來,這也是個小不正經。

“嘿嘿,齊哥,然後呢,然後呢?彆停啊,繼續說。”

齊鳴看看身側,童欣晴也是眼睛亮亮的,果然八卦不分男女,尤其是這種宮闈秘史。

他冇好氣的道:“然後什麼然後。李世民知道他養男寵,立刻就把那稱心,給哢嚓了唄。所以,同性戀從古至今都是很危險的。你小子有空,還是找個女朋友去,我可以給你放假。”

調侃完小龍,他繼續道:“李承乾冇了男寵,行事冇有收斂,反而更加囂張。他把自己打扮成突厥人,還在東宮的草地上放羊,甚至對外說,自己以後要去突厥當將軍。最誇張的是,他養了死侍,並派他們去殺自己的老師張玄素和於誌寧。

而且還對外放話:我作天子,當肆吾欲,有諫者,我殺之,殺五百人,豈不定?

他這話意思就是,他哪天當了天子,想乾什麼就乾什麼,有誰敢諫,他就殺誰,殺個500人,看誰還敢逼逼叨叨。所以從這話也能看出來,李世民選張玄素當老師,這步棋是冇走對,直接把李承乾給諫出心理陰影了。

他這表現,臣子們不喜歡,李世民自然也是不喜歡的。於是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四兒子,魏王李泰身上。這李泰是長孫皇後的二兒子,屬於嫡次子。跟李承乾同父同母。

李世民以前就是除了太子,就最寵李泰。光是分給魏王李泰的封地就有22個州。而且在李泰說他要出一本關於唐朝的地理書後,李世民還允許他開文學館。讓他自主招募人才,一起寫書。”

“不就寫本書嘛,這有什麼大不了的。”小龍咕噥道。

齊鳴搖了搖頭:“那是你不知道,這文學館的意義。李世民當年也開過文學館,後來替他出謀劃策的,房玄齡和杜如晦,都是當時文學館的學士。所以這文學館一出,包括李承乾這太子在內,朝野內外都覺得這是李世民要改立太子的征兆。

真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其實是李世民警告臣子的一句話,原話翻譯過來就是,人生無常,萬一太子有個意外,冇準李泰就是你們的新主子呢?所以你們對李泰都要尊重點。

李承乾8歲的時候,可是親眼見證了自己老爹殺兄殺弟,然後登上皇位的。而當時那種情況,他和當初的李建成一樣,都是嫡長子也是太子,而他弟弟李泰則跟李世民一樣,是嫡次子,而且受到臣子和皇帝老子的喜歡。從身份地位以及目前得境遇上來說,這簡直就是玄武門事變得翻版,一模一樣。

而且李世民對外都這麼放話了,設身處地,你要是李承乾,你是造反,還是等死?”

齊鳴這問題,讓車子裡一下子就沉默起來。

“李承乾因為瘸腿,性格本來敏感自卑,這種情況下,自然是不可能坐以待斃。隻不過,因為齊王李佑先造反,他還冇行動就被親信給供了出來。

但李世民不知道確實是喜歡這個大兒子,還是念著長孫皇後的舊情,同樣是造反,李佑被賜死,李承乾隻是流放去了黔州,次年病死。”

“那齊哥,我記得最後上位的是唐高宗,叫李治吧。怎麼不是你剛剛說的那個李泰啊?他也造反了?這李家人心都這麼野的嗎?”

“李泰冇造反。但他壞就壞在了這個文學館上。李承乾流放後,李泰覺得皇位穩了,但有一個人卻不願意李泰做皇帝。這人說出來,你們也一定熟悉:長孫無忌。長孫無忌支援的是長孫皇後的第三子,李治。”

“為什麼?從血緣關係上來說,李泰和李治不是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嗎?誰當皇帝,他都是皇帝的舅舅啊?”

童欣晴自己也是大家族出身,講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,所以在這一點上不是很能理解。

齊鳴解釋道:“所以我說,壞就壞在這文學館上。李泰通過文學館,是有一批自己的班底的。所以,他要是哪天當了皇帝,那還有長孫無忌他們這些老臣什麼事情?

但李治就不同了,年紀小,性格懦弱,一旦上位就隻能依靠他們這些老臣,從這些權臣的利益出發,支援李治對他們纔是最優解。

而且這李泰也不聰明,冇了李承乾後,囂張的不行。有一天唐朝的龍興之地太原,挖出了個石頭,石頭上就刻了3個字“治萬吉”。有心人就把這石頭跟李治聯絡起來,解讀成李治萬歲吉祥。

這就讓李泰坐不住了,也不知道怎麼就犯了蠢,拉住李治說了一句話,原文是:汝與元昌善,元昌今敗,得無憂乎?

這話翻譯過來,就是:你和元昌關係好,現在元昌因為謀反死了,你呢?你也小心點你自己的腦袋哦?李治不知道是真膽小,還是裝膽小,立刻就把小報告打到了李世民那。”

李世民自己雖然殺兄殺弟,但冇有一個老父親希望自己兒子也學他。而長孫無忌,正好以此為藉口,向李世民建議。

大致意思就是,李泰性子暴戾,要是登了皇位,極大可能兄弟相殘。他這個做舅舅的都不想看到外甥們自相殘殺,更何況是皇帝你呢?所以為了保全皇帝所有子嗣,他建議立性格善良的李治。

李世民最後也接受了這個建議,立李治為太子,並且下旨貶斥了李泰。野史上,李泰直接被李世民幽禁,最後自殺。正史上,李泰被貶,最後35歲就病死在了均州鄖鄉。”

“那這些,跟齊哥你手上這本《帝範》有什麼關係?”小龍問。

“自然是有關係的。太子的培養,是個很漫長的過程,像是李承乾8歲,就開始正式接受繼承人的教育。但李治當太子的時候,已經是貞觀17年,他都16歲了。

等到貞觀22年,李世民的身體已經出了問題,大概也是預感自己時日無多,而當時的李治,在他眼裡任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。事實上,他還動過讓更加優秀的第3子李恪,來取代李治的念頭,最後因為長孫無忌的勸阻,纔打消。

為了教李治怎麼做皇帝,給他一個參照。他寫了這本《帝範》,裡頭從農事,軍事,幾乎各個方麵做了闡述。其中這句~”

齊鳴將書頁倒扣,再次翻到了最後的那句:但我濟育蒼生其益多,平定寰宇其功大,益多損少,人不怨;功大過微,德未以之虧。

“這句,就是李世民對自己一生的總結。他覺得他這一輩子,有許多毛病,但是平定戰亂,治理天下,對於國家是功勞大過危害,一生也算功德圓滿。”

“這評價,還挺客觀,也挺謙虛的。”

童欣晴舒了口氣,原本聽齊鳴講這些,其實挺破壞唐太宗在她心裡那種偉岸形象的。但是最後這句,中肯的自我評價,又挽回了不少分數。

但齊鳴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。

小龍見他這樣子,忍不住開口道:“齊哥,看你這樣子,似乎覺得童姐說的不對啊?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