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風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九風小說 > 三國之美女如此多嬌 > 第9章 形勢分析

第9章 形勢分析

-

一刻鐘後,陸炳來到後院書房。

見陸炳進來,楊辰拉著陸炳,向他介紹劉伯溫。

“文孚過來坐,這位先生是劉基,字伯溫,有經天緯地之才,我已拜他為軍師。

你將近日打探到的情報,詳細介紹給軍師。”

陸炳跪坐在劉伯溫旁邊,指著地圖,聲音沉穩有力。

“據近日所得情報,先談一下當前形勢。

我們身處提奚縣,隸屬樂浪郡,位於樂浪郡東北方(地圖左下方)。

樂浪郡左上方與遼東郡接壤。

上方與高句驪國接壤。

右上方與沃沮國接壤。

高句驪北方還有夫餘國。

高句驪和沃沮國上方有挹婁國。

樂浪郡右邊與東濊接壤。

下方與三韓接壤。”

陸炳侃侃而談,邊說邊用手指著地圖逐一介紹。

楊辰點頭,其實這些他心中有數。

“你們可知道箕子朝鮮?”

楊辰抬頭,看向二人,聲音不疾不徐。

“周武王滅商後,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帶人逃至此處,建立箕子朝鮮。

箕子朝鮮延續了926年。

秦國統一六國時,被趕跑的燕人衛滿率千餘人逃往箕子朝鮮,擊敗箕子朝鮮國王箕準。

衛滿攻占箕子朝鮮的首都平壤,建立衛氏朝鮮。

此後,衛氏朝鮮接連打下了高句麗、真番國、東濊、沃沮、夫餘五國之地!

箕準渡海南逃至馬韓,自立為韓王,定國號為辰,辰國覆滅後,馬韓人又自立為辰王。”

楊辰看向二人,將這段曆史娓娓道來。

“衛滿朝鮮曆經80餘年,被漢武帝所滅,在東濊設立臨屯郡。

高句驪,夫餘沃沮等地設立玄菟郡。

此地設立樂浪郡,原真番國及周邊地區設立真番郡,此即常人所言漢四郡。”

陸炳頷首,目光炯炯看向劉基,繼而言道。

“箕子、衛滿及漢朝於此傳播漢文化和先進知識長達1200年,此地農耕文化頗為先進,除了閒時放牧,亦會耕種。

值王莽亂政,中原內亂,此地諸國各自宣告脫離大漢,重建國家。

此地國邦眾多,各族混居,樂浪郡亦如此。

高句驪、夫餘國、沃沮國及東濊等皆為濊人、貊人所建之國,統稱濊貊人。

此外,尚有箕準所攜商國遺民,避難秦稅之秦人,及避禍戰亂之漢人定居於此。

故此地為多民族融合之所,各族皆有。”

楊辰抬頭,微笑望向陸炳,聲音威嚴,緩言道。

“大要講完,當先分析提奚縣附近勢力。”

陸炳繼續慢條斯理的講解起來,聲音冷厲。

“與提奚縣東臨者,東濊也,其下乃三韓。

東濊和我們之間,重山阻隔,大軍來犯,唯通江水,對我們威脅不大。

三韓者三部之統稱也,分彆為馬韓,辰韓和弁韓。”

陸炳指著地圖對劉伯溫說道,言語清晰。

“最左為馬韓,右上為辰韓,右下為弁韓。

三韓人戶過10萬,馬韓5萬,辰韓、弁韓共約5萬,計六十萬人口。

三韓共有50餘國,大國萬餘人,小國千餘人。

馬韓之地有城池之國三十,民散居城外。其中最大者名為百濟,都城為慰禮城,距提奚縣甚近,人口不足兩萬!

馬韓人以種植為業,擅蠶桑,精於綿布絲麻之織造,其人性強勇,但不會騎馬,牛馬多作陪葬。

馬韓今辰王為尤利齊,此地鮮少律法,馬韓諸國,各有其王。辰王對諸王控製力弱,難以相互製衡,各自為政。

馬韓人好祀鬼神,春耕、秋收後,皆祭祀鬼神,聚眾歌舞,通宵喝酒,諸國皆有專祀鬼神之所。

馬韓西海之島上有胡人,語與馬韓異,身較馬韓人矮,髮型似鮮卑,亦好養牛養豬,常乘船往來交易。”

陸炳見眾人思索,續言:“次言辰韓與弁韓,弁韓隸屬於辰韓,多為避秦役之人,自謂秦人。

馬韓割東地與辰韓、弁韓,其言語異於馬韓,類古漢語,稱國為邦,稱弓為弧,敬酒為行觴。

辰韓有12國,弁韓亦有12國,各國皆有王。

但整個辰韓和弁韓部落之共主辰王,必為馬韓人,由眾人推選,不得自立。

辰韓土地肥美,宜種五穀,製作精絹,善騎牛馬,且鐵礦甚多。弁韓之語與辰韓相近,其法律尤嚴。

劉伯溫聞陸炳的所言,左手托下巴低眉沉思,眼神閃爍智慧之光,少時,緩緩抬頭看向陸炳問道。

“諸國與大漢關係如何?”

陸炳繼而麵色沉凝迴應,聲色毫無波瀾。

“這些邦國大漢承認他們作為附屬國存在,隻因其地廣人稀,占領需花費大量資源。

但大漢國勢近十餘載漸衰,彼等不僅不朝貢。且數度犯邊劫掠,近些年更勾結高句驪,竟擄走前任樂浪郡守。”

劉伯溫眉頭微挑,目光愈發明亮。

“現今大漢異族隱患幾何?”

陸炳脫口而出:“時下大漢東部有高句驪,三韓,夫餘,東濊諸夷。

北境有烏桓,鮮卑,南匈奴。

北地與西垂則有氐族、羌族。

而今羌族從西垂進擊,已與幷州南匈奴接壤。

南麵有山越、蠻族,各自為政,散佈於益州、荊州、揚州、交州。

大漢現行之策,乃拉一打一,拉攏烏桓,安撫羌族、南匈奴等族。

蠻族、山越居深山中,難以探尋,輕率進山,恐遭埋伏,致損失慘重。

諸外族除鮮卑外,雖常襲擾周邊郡縣,但與大漢為鄰近四百年,深知大漢之強,不敢妄興大戰。

但自從大漢逐走北匈奴後,鮮卑繼匈奴60餘萬人口。

兼之原有四十餘萬,曆經八十餘載,吞併諸多部落,實乃最大隱患。

且今鮮卑為檀石槐統一,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裡,南北寬達七千多裡。

烏桓為鮮卑所迫,不斷北遷至大漢邊境,夾在大漢與鮮卑之間。

現今鮮卑人口估摸已至三百萬,傾儘全力乃至可集結七八十萬騎兵。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